创建法身寺的宗旨

施命师父是创建法身寺的重要人物之一,而建寺的初心是为了实现世界和平而培养世人的道德,有如下重要宗旨:

创建真正寺院,打造一座整洁、宁静、阴凉,适合善信修行的寺院。

培养优秀僧人,培养比丘具足戒律与德行,成为教导世人道德的老师。

培养社会善人,将人培养成为具备高尚美德,对家庭、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的好人。

基于此因,法身寺很注重向比丘、沙弥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以及有兴趣学佛的善信传授佛法与禅修。在寺院建设方面,不仅重视卫生的清洁与环境的清净,还秉持节俭、精致、耐用和多用途的建设方针。施命师父也是执行各项活动,让其圆满达成目标的重要力量之一。

法身寺十分重视道德的培养,而不仅只是一座修行或举行宗教仪式的道场。施命师父曾用一句话总结道:“法身寺乃一所为世人培养道德的学校。”因此,如果青少年们得到正确的引导,将有机会成为道德高尚且热衷佛法的优秀青年,有助于他们远离社会上的歪门邪道和毒品。

 

 施命师父与扩建寺院  

一直以来,法身寺都在一边修建,一边弘法。在此期间,来寺院修行的善信与日俱增,从十到百,从百到千,再从千到万。随着善信的与日俱增,施命师父的职责也越来越重。

佛历2527年,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都会有约两万善信来寺院参加法会,使得当时面积仅为196泰亩的法身寺人满为患。众善信纷纷建议扩大寺院的面积,以便未来能够容纳更多前来修行的善信。而施命师父也是购买土地扩建寺院的重要执行人,那时施命师父任法身寺基金会主席,经过与僧团开会讨论决定,将以法身基金会的名义购买四周约2000泰亩的土地,而所需善款皆由具足信仰的善信供养。法身寺买下四周土地作为佛教的财产,为的正是让佛教徒们能够拥有一个清净的修行道场,这不仅有利于大家闻法修行,也有利于僧团举行各种佛事。

佛历2528年开始动工扩建寺院,以利于后期的弘法事业。后来,到寺院修行的善信人数依然在不断增长。佛历2542年,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都会有约十万善信来参加法会。长期以来,法身寺一直根据弘法的需要,持续修建各种建筑场所。如今早已圆满竣工的大法身塔,已经成为全世界佛教徒的聚集中心,每逢节日当天,必将成为举行大型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。佛教的佛法乃无价之宝,我们应当一边精进修习佛法,一边努力续佛慧命,让佛教正法代代相传。施命师父倾尽心血、智慧、知识和能力监督每项建设,直至圆满建成。

施命师父不仅热爱佛法,将整个生命奉献于佛教事业,还十分尊敬和爱戴导师。凡是他认为对导师有益或必要的事,都会自告奋勇带头完成,充分发挥自己的责任感。对待团体的任何事情皆事无巨细,从不疏忽,尽心尽力完成任务。

由此可知,除了詹孔诺雍优婆夷老奶奶和法胜师父以外,若没有施命师父 ,法身寺也很难到达今天的成就。

 

 培养僧众 

比丘 

施命师父受法胜师父委托,主要负责比丘的培养工作。他透过各种方式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僧人。在法身寺,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常住比丘,有以下三种方式:

1.先成为寺中的优婆塞,经过至少五年培训,在得到僧团和优婆塞委员会面试通过后才能剃度出家。自佛历2515年以来,陆续有优婆塞获准剃度出家。

2.自佛历2528年起,参加法身寺佛法薪传者短期出家活动或供养导师短期出家活动后,想继续出家修行的僧人,在满三年新比丘培训后才可以成为法身寺的常住比丘。

3.自佛历2532年起,法身寺常住沙弥在达到出家比丘的年龄后,可以正式受比丘戒成为常住比丘。

新比丘的培训

每位新比丘经过培训后,将成为具备佛教知识和严守戒律的优秀僧人。他们平常既要精进修行打坐,学会使用和维护四事,还要学习清规戒律和弘法知识。主要培训内容如下:

1.修行打坐

2.比丘的礼仪与行为准则

3.戒律和宗教仪式

4.佛法学士、硕士与博士课程

5.三十八道吉祥经

6.学习《三藏经》中的佛传与基本准则

7.钻研《三藏经》

8. 基础巴利语

9.法身寺历史

10.弘法的方法

11.学习与了解寺中各个部门的工作

新比丘培训圆满三年,经评估合格后,就有资格成为本寺常住比丘,然后分配到各部门帮忙处理寺中的法务。例如,弘法工作(成为指导打坐或教导佛法的法师)、教育工作、技术工作、监管建筑工作,以及各种行政管理工作等。与此同时,为了训练和提升自己,还要长期学习《三藏经》、巴利语知识以及修行打坐。

沙弥

要成为法身寺的沙弥有两种方式,分别是:

有约百分之七十的沙弥是从参加寺院的夏季沙弥短期出家活动后,想留下来继续出家学习的沙弥中选取。有约百分之三十的沙弥,来自于法身寺的各个分院或修行中心。

每一位沙弥要通过法身寺满一年的培训课程后,才能正式成为常住沙弥。

沙弥的培训

沙弥的培训课程如下:

1.通过训练成为尊敬佛、法、僧三宝的人。

2.通过训练成为严守持戒的人。

3.通过训练成为遵守出家人的行为准则与寺院规章制度的人。

4.通过训练学会与团体一起工作。

5.通过训练成为懂得合理使用和维护四事的人,合理充分利用居士供养的四事。

沙弥是沙门家族的一员,他们从小就离开温暖的家庭来到寺院出家,遵守戒律与规章制度。如果对比世俗的小孩,该年龄段的小沙弥在身心方面也同样需要关怀和照顾,如此才能维护他们幼小的心灵。

施命师父十分了解沙弥的感受与需求,经常亲自安排时间慈悲教导与培训。师父也非常关心沙弥的健康和居住环境,悉心呵护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出家成为比丘。与此同时,师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给予他们鼓励,让他们一直保持忍耐和精进的心。

 

 培养善人 

施命师父对培养善人方面的重视程度胜过其他事务。建寺初期,施命师父出家的第一年便创办了首届“夏季佛法薪传者”短期出家活动。从佛历2515年的50位佛法薪传者,发展到后来佛历2538年已经增至1000多位,至今累计出家人数已达20000多人。踊跃参加短期出家活动的各届大学生,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,毕业后也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他们身上具备的美德一如佛陀的教诲:

“智者不仅是博学之士,还是具足戒、定、慧之人。”

施命师父培养了无数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,让他们具备了勤勉、努力、忍耐和高瞻远瞩等品质,通过培养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。

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,还创办了许多关于发展和提升心灵品质的活动:

  •  青少年佛法薪传者活动(初中生)
  • 青少年佛法薪传者活动(高中生)
  • 青少年创造营
  • 青少年善知识活动
  • 小、中、大学生的道德培训活动
  • 公务员、军人、警察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活动

与此同时,每个星期天或佛教重要节日都设有佛法开示。上述这些活动都得到了施命师父的特别关照与指导。

除此之外,施命师父还将钻研《三藏经》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禅修经验,总结编辑成各种培训书籍,内容包罗万象,既有自我训练的知识,也有关于家庭、团体、公司、社会和国家等方面的知识。

  • 真正的出家人
  • 吉祥人生
  • 佛法僧之恩德
  • 信仰
  • 佛教徒培训手册
  • 以尊敬心趣向法的究竟
  • 坚守善业  

施命师父终其一生讲经说法,孜孜不倦地教导大众,只为了让代表真理的佛法利益世人,薪火相传,正法久住世间。

 

 促进世界和平 

在弘扬佛教的过程中,施命师父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。为了复兴和弘扬佛教,将佛教发展至全世界,师父一直极力倡导佛教的各门各派能够建起团结友好的桥梁。

虽然佛教有各种各样的门派,又依照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,有不同的戒律条规。但大家依然是佛弟子,有相同的教义,也共同期盼世界实现真正的和平。

施命师父不仅知识渊博、严持戒律且高瞻远瞩。他完美的履行了自身的职责,获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赞美与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