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蒙昆貼牟尼祖師(湛塔薩羅)

法身法門發現者

 偉大導師 

帕蒙昆貼牟尼祖師(法號:湛塔薩羅),也被世人尊稱為“北欖寺祖師”。他是泰國最負盛名的禪修導師之一,教授的修行方法是入法身法門。他的經典名言是:靜止乃成功之本。

在任北欖寺住持期間,祖師嚴格持守道德戒律,深受世人敬仰,馳名當世。人們稱讚他是威儀莊嚴、德行高尚,圓滿具足教理、行道、通達和說法之尊者。

由於祖師能吃苦耐勞,意志堅定,管理嚴格,所以寺中的僧眾都被照顧得很好。此外,祖師也非常重視佛學教育,不僅成立了巴厘文學校,還修建了最現代的教學樓。當時的北欖寺日益興旺,逐漸成為學習巴厘語和禪修的中心。

祖師以慈悲為懷,深愛每一位僧俗弟子,如同慈父對兒女純真的關愛,所以眾弟子也十分敬重和愛戴他。與此同時,祖師還時常循序漸進、深入淺出地教導法身法門,並逐漸成為舉國聞名的得道高僧。有不計其數的僧俗從四面八方慕名來訪,有的來請求治病,有的來學習打坐。

祖師心懷無量慈悲,他知道讓世人獲得真正快樂的方式是透過修行證入內在法身,這也是他悉心教導打坐的初心。他為此奮鬥一生,將法身法門弘揚至海內外,受益者成千上萬。他聲名遠揚,流芳百世,終成一代宗師。

 祖師的歷史 

西元1884年10月10日祖師出生于素攀府頌丕農縣頌丕農村,家族姓“彌給諾”,父親名玖艮,母親名素在。兒童時他先跟隨在頌丕農寺出家的叔父學習基礎知識,後來到佛統府挽鈴縣邦巴寺繼續深造,直至能夠流利地閱讀與書寫。掌握基礎知識後,他便返回家中幫母親經營生意,即利用貨船運輸稻米販賣給位於曼谷或那空猜是縣的碾米廠。由於他勤勞誠信,生意越做越大,家境也越來越好。祖師十四歲時,父親就往生了,他不得不擔負起維持全家生計的生意。由於他善於管理,且勤奮工作,能吃苦耐勞,屬下言聽計從,所以生意興隆,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。

領悟生命真諦

十九歲那年,有一次,祖師攜帶賣完稻米所得的款項,乘貨船穿過一條名為“幫依歎”的狹長河道,那裡常有盜賊出沒,面對可能會遭遇的危險,祖師虔誠發願道:

“切莫讓我現在死去,希望能夠讓我先出家,如果自己真的得以出家,便終身為僧,絕不舍戒還俗。”

“謀生真是太難了,而父親也是如此謀生,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生。如果誰不努力賺錢發家致富,就會成為窮人,得不到他人的尊敬,進入社會也會心生慚愧,因為自己比他人貧窮,與對方的身份不對等。我們的祖先如此奮鬥不息,直到父輩和自己這一代。可如今我們的祖先和父輩都去了何處?無非都已經往生,自己不久也會死去。為何還要如此拼命賺錢,往生後什麼也帶不走,還是出家好。”

當祖師下定決心終身出家後,心中便擔憂起日後母親的生計,於是他更加辛勤地工作,希望能攢到足夠母親終身所需的錢財。

受戒出家

西元1906年8月,祖師在素攀府頌丕農縣的頌丕農寺受戒出家,法號:湛塔薩羅。出家後第二天,祖師就跟隨素攀府邦巴瑪縣諾寺院的甯法師修習禪定。同時,在第一年學習《經藏》時,他對“無明緣行”這個詞疑惑不解,詢問了寺中多位比丘,皆無人能解釋清楚其中的含義,於是他萌生了前往曼谷學習《經藏》的想法。後來,在頌丕農寺雨安居結束後,祖師便前往曼谷的契度彭寺雨安居,以便進一步研習經藏。此外,他還經常前往各個佛寺尋訪指導修習“毗缽舍那”的名師,最終在修行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得到了多位法師的贊許。由於他經常四處尋訪名師,加上勤學好問,使得他非常精通《三藏經》和各種經典。

證悟佛法

西元1917年,祖師已經出家十一年,在即將進入第十二年之際,他離開了契度彭寺,前往暖武裡府芒庫威區僻靜的博奔寺雨安居。西元1917年10月的月圓日,隨僧團一起誦完《波羅提木叉》後,祖師進入大雄寶殿內精進打坐,面對佛陀慈悲的尊容,立下大願:

“祈求世尊慈悲,賜予弟子證法的光明。如果弟子所證悟的佛法能廣泛利益佛教與眾生,就祈求世尊慈悲加持,使弟子能順利證悟,弟子自願一生作為護衛佛教的先鋒戰士。如果弟子的證悟有害於佛教,則無需勞駕世尊,弟子將奉獻生命,以報佛恩。”

後來,他的心次第深入靜定,並看見內在的法身呈盤腿入定之勢,肉髻頂上呈蓮苞狀,外形圓滿32大人相,非常光亮、莊嚴和純淨。打坐入定到這個境界,稱為“證入法身”。祖師發現每個人體內都有重疊的種種身像,且人人皆具足證入法身的善根。證入法身後,祖師在定境中看見邦巴寺有證得法身之人,於是雨安居結束後,他立刻離開博奔寺,前往佛統府班倫縣邦巴寺指導僧信禪修。四個月之後,一共有三位比丘和四位居士證入法身。

任北欖寺住持

西元1918年,當時負責管理帕世乍能區的僧團長老——契度彭寺的頌列帕宛那拉法師,推薦祖師就任北欖寺住持,隨行的還有另外四位法師。祖師是一個言必行,行必果的人,他對寺院從嚴管理,既重視教育,一直盡心盡力地支持和發展教育,也非常注重在心靈方面的提升。他日常的法務:每天帶領比丘、沙彌做早晚課;每逢星期天與佛日則在大雄寶殿為僧俗弟子講法;每天監督與指導白天和晚上兩組深修弟子的修行打坐;每個星期四下午二點鐘,在講經堂指導四眾弟子修行打坐。西元1957年,祖師被受封為帕蒙昆貼牟尼的僧銜。後來,他於西元1959年在北欖寺安詳圓寂,享年七十五歲,僧臘為五十三年。

 祖師的美德 

如果我們回想祖師身上所具備的美德,就會清楚地知道他為什麼能夠堅定不移地行善,以及克服種種障礙,向那個時代的人們弘揚法身法門了。因此,通過學習祖師的歷史,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祖師行善的事蹟以及克服種種問題的方法,並通過學習和借鑒這些案例,調整人生的指南針,指引自己走上正確的道路。最後,讓祖師的美德成為我們行善路上最美好的精神寄託。

樹立人生目標

從乘坐貨船穿過幫依歎河道的事件中可以看出,祖師做事專心一志,意志堅定。因為那一帶常有盜賊出沒,所以他不得不拿著槍小心翼翼地坐在船尾。當順利離開幫依歎河道後,他領悟到:從祖先到父輩再到自己這一代,謀生都非常艱難和危險,將全部時間都花在追求財富上,可是往生後什麼也帶不走,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往生。如此思維後,他立志終身出家,也就從那時起,雖然時光在流逝,但他一直堅守此人生目標,從未改變。

遠離俗世探求正法

祖師剃度出家後,沒有浪費時光,而是利用多年的時間精進修習經藏和禪定,使他既精通理論,也通達實修,具備了向別人傳授佛法的能力。數年之中,他一直樂此不疲地為精進禪定而四處尋訪名師。由此可見,他為了尋求生命的真相,一直信守出家的承諾。為了能剃度出家,成為一名出家人,他甘願遠離世俗生活,放棄已擁有的財富。

言而必行

源于祖師言而必行的個性,每當他下定決心後,就會努力付諸實現。當他立志證得佛陀所證之法時,他會為修行付諸多年努力,期間從未間斷,也從不退縮,終讓他如願以償,發現了入法身法門之方法,即佛陀所證之法。換言之就是通過打坐讓心靜止,使四蘊凝聚在同一點上,而這正是經典名言“靜止乃成功之本”的來源。由此可見,祖師發現的入法身法門之方法並非輕易偶然得來,而是基於他堅毅勇敢和捨身求法的精神,才最終如願證得了佛陀所證之法。只要還未實現目標,就絕不輕言放棄,努力尋訪名師,精進不懈的自我修行。綜上所述,我們應該以祖師為榜樣,使自己在行善和修行路上更上一層樓。

鑄造金像報恩

北欖寺祖師親身體證了證入法身的艱辛,這個修行方法正是當年佛陀證悟之法門,至今已失傳上千年,可謂是極富意義和價值。祖師傾盡一生孜孜不倦地教導法身法門,終於名揚四海,功成名就。祖師將薪火傳給五湖四海的弟子,其中一位就是詹‧孔諾雍老奶奶。後來,奶奶又將薪火傳給法勝師父,而如今師父已經是教導禪修的傑出領袖,法身寺也成為了行善的中心,培養了無數能夠利益社會、國家和世界的善人典範。祖師對弟子們恩重如山,不僅讓我們瞭解了法身法門,也明白了生而為人修波羅蜜的意義。於是全世界的善信弟子為了報答祖師的洪恩,決定同心合力鑄造祖師金像,安奉在祖師終其一生勤修波羅蜜的七處聖地。後代善信弟子皆可前往七處聖地緬懷和紀念祖師,以祖師為典範,追隨祖師的步伐,積極行善,永不退縮。

 七處聖地 

1.出生之地:八角金山形祖師紀念堂(素攀府蓮葉狀地形)

2.立誓終生出家之地:佛統府幫依歎河道

3. 出家之地:素攀府頌丕農寺

4. 證悟之地:暖武裡府芒庫威區博奔寺

5.首次弘揚法身法門之地:佛統府挽鈴縣邦巴寺

6. 深修和弘揚法身法門之地:曼谷帕世乍能區北欖寺

7. 傳承和發揚法身法門之地:巴吞他尼府法身寺

 生命的導師 

人類的平均壽命是70—80歲,沒有時間試錯多次,如果樹立錯誤的人生目標,誤入歧途,那麼這輩子就白白浪費了。所以,在修行路上找一位優秀的老師很重要。他能為我們指明正確的人生目標,即證得內在法身,這不僅能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快樂,也是生命最崇高的依靠。與此同時,他還會教我們如何實現人生的目標,即是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以正確的生活準則自利利他。如果我們在累積功德和德行培養方面沒有祖師作為典範,那麼就得為探尋真正的人生目標,即證得內在的快樂花費很多時間。由此可見,祖師對我們恩深義重,我們作為弟子應該以難能可貴的方式報答他的恩情,即透過修行證入體內第七中心處,這個至高無上又純淨無暇的福田,虔誠供養偉大的祖師。讓心靜定在體內第七中心處虔誠供養祖師,除了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以外,也是為了傳承祖師之誓願,即將法身法門弘揚至全世界。因為當我們修行證得內在真正的快樂時,這股快樂的力量就會蔓延開來,吸引那些正在尋找真正快樂的人也一起來學習和實踐。

 法身寺的活動 

 虔誠供養帕蒙昆貼牟尼祖師 

每年祖師的誕辰日,世界各地的善信弟子都會舉辦各種法會紀念祖師,感恩祖師讓失傳已久的法身法門再次重現人間。今年10月10日,法身寺誠邀海內外的善信弟子齊聚一堂,與來自世界各地上萬位高僧大德,透過zoom視訊會議,一起誦經、打坐和發慈悲心供養祖師,以此表達自己對祖師的感恩之情。此外,大家還將一起虔誠發願,祈願世界遠離種種災難,恢復往日的和平與安寧。